Product classification

拖泵输送泵管

contact us

杏彩官方注册地址

产品描述

  1979年11月,中国最早一批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在浙江温岭发放,主营理发。民营经济的“种子”在温岭破土发芽。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民营企业如同星星之火,把温岭熔炼成中国县域经济版图上的重要代表,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造了温岭的产业故事。

  时至今日,民营经济成为温岭经济的底色——90%以上的GDP、99%的企业数量、97%的工业产值、89%的税收收入、93%的从业人员,来自民营经济的贡献。

  作为“温台模式”的代表之一,温岭以工业闻名,多年工业经济发展位居台州地区首位,“工业兴市”发展理念在温岭根深蒂固。温岭在发展中逐渐形成泵与电机、汽摩配件、机床工具和鞋帽服饰四大支柱产业,这里是国内最大的泵业产业基地,机床装备产业被工信部树为全国新典型,汽摩配件方兴未艾,其中,钱江摩托连续11年获得全国大排量摩托车的销售冠军,“天下之履,十有其一”说的是年产10亿双鞋的温岭鞋业……在传统支柱产业之外,温岭也在加快高端装备、激光电子、医药健康、风光电及储能、半导体及等新兴产业的引育集聚。

  如今,温岭深入实施“两城两湖”战略,城市产业也将随着空间格局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处在“工业强市向2000亿奋进”的关键时期,这座民营经济先发之城,将如何打造现代产业之城?

  温岭三面临海,人多地少,早年并不富裕的温岭人为了谋生,早早往外走,做着修鞋、卖豆腐、卖塑料等小买卖。敢尝试、爱闯荡,刻在了温岭人的性格基因里,即有开拓精神又沉稳务实。

  改革开放是分水岭。在那之前的温岭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改革开放后,体制坚冰开始消融,亟待发掘的市场对温岭人来说几乎“遍地是黄金”。

  温岭人想方设法学技术、找市场。从家庭作坊到工厂,从闷头搞生产到走出去推销产品,温岭产业逐渐集中化、专业化,并形成区域性产业群体,创造了许多产业奇迹,温岭也摆脱了山海阻隔的束缚,从工业几乎空白进阶为中国制造业重要基地。

  在很多方面,温岭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1973年,温岭晓村公社农民就自发进行“副业单干,分田到户”。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对“姓资姓社”的讨论仍在,温岭牧屿牧南工艺美术厂率先摘掉社队企业的“帽子”,成立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

  依靠内生力量发展,温岭产业“块状”特征明显。比如,泵与电机产业集中在经开区、大溪、泽国,机床装备产业目前主要在经开区、石塘、温峤集聚,鞋业90%以上分布在横峰、城北、泽国、大溪、温峤5个区域。

  温岭泵业的发展大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县办集体企业“山市刀剪厂”效益下滑,工人靠加工鼓风机为生,后来一名工人从外地买回来一只水泵,开始研究并学着做,诞生了温岭第一台水泵。

  早年水泵的生产门槛并不高,几台设备,几手简单的技术,“工厂”在自己家。以大溪镇为例,到了1990年代,几乎形成“家家做水泵”的局面。民营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主要生产水泵、鼓风机、刀剪、电机等。

  “温岭的泵业从小规模开始,一开始就遍地开花。”温岭市泵业协会会长、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敏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种局面的好处是社会化分工做得好,有利于迅速聚集社会各方面资源,“这对温岭泵业专业化水平提升、成本下降、竞争力提升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时至今日,经过40多年发展,温岭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泵业产业基地。主要产品有小型潜水泵、螺旋泵、污水泵、自吸泵、微型泵等五大系列500多个品种,水泵产量占全国40%以上,小型水泵产量占全国7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20%。

  2018年,泵与电机产业集群列入台州市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之,2019年列入台州市“456”先进产业集群。2020年,温岭装备制造(泵与电机)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录。2021年,温岭市泵阀(泵业)产业大脑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揭榜挂帅”项目名单。2023年温岭农业灌溉泵入选浙江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

  野蛮生长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好不好”决定了企业和产业能走多远。在温岭众多产业中,泵与电机成为支柱产业,也有着质量管理逻辑的改变。

  这也是很多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发展早期的低门槛积聚了很多企业,但也带来质量问题、不合规经营、缺乏品牌意识等困境,甚至开始影响区域产业的声誉,行业亟待进化升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温岭政府开始整治辖区内的水泵企业,所有泵企都被要求领到生产许可证后才可经营,同时设立水泵质量检测中心,保证水泵产品的品质。

  企业不乏坚持做好产品的。许敏田用“全力以赴”形容新界泵业对质量的追求,他告诉记者,新界对质量的要求从实验室贯穿到用户,“在实验室阶段,没装配之前,对所用材料符不符合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我们都会通过机器检测、验证,这是第一关。到用户端,如果因为质量问题被返回,我们都会追查,甚至追查到供应方。”

  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看上去水泵企业数量减少,但产值不降反升,摆脱了同质化的无序竞争,合规经营、重视质量、有实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发展,温岭泵与电机产业正式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如今,温岭的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基本走出依靠“整治”的阶段,但政府继续在质量工作上做文章。温岭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副局长阮兢青告诉记者,2022年,温岭在全国首创金融产品“质量贷”。专为获得国家级、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乃至温岭各镇街道“政府质量奖”(含“标准创新贡献奖”)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提供金融信贷支持。“质量贷”用于支持获奖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进行技术改造、产能升级、厂房购建改造等,融资额度最高可达1亿元,并实行利率优惠。

  在温岭调研泵与电机产业,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企业、政府与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

  制造业走向高端,会越发倚重研发。温岭本身并没有丰富的高校、研究机构资源,早早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当地企业和政府开始了向外借力的路径。

  “传统产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提质的平台给我们一些智力的支撑。”温岭市驻北京招商组组长林新德对记者说,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温岭的产业尤其是泵与电机等优势产业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体量占比都是不小的,这些有助于为他们研究课题的产业化提供了创新的基础和应用的条件。

  “以泵与电机为例,共性问题是电机的噪声、震动、稳定性等,每家企业的个性问题,我们通过调研、对接,以及企业主动提出,我们再汇总交给合作的高校,一个个解决。”林新德说。

  温岭市科技局局长金培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近年来,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已初步形成以产业创新、技术服务、创业孵化等相结合的科创平台体系。

  温岭重视与高校的合作,据悉,目前已建成包括清华大学温岭电机与驱动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在内的6家研发机构,引进浙江工业大学等13所高校院所入驻科创中心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截至目前,各服务机构已解决企业难题超400项,签订合同金额近3亿元,攻坚关键共性技术52项,其中,2023年,各校地合作平台发布成果转化项目608项,服务收入达7877.3万。”金培智说。

  企业方面,许敏田告诉记者,温岭的泵业头部企业逐步形成共识——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把品牌影响做大,而不是去抢份额、打价格战,“没有利润的企业是活不下去的,技术也投入不下去,怎么跟世界头部企业竞争?只有技术研发不断投入,才能追赶世界头部企业。”

  这一共识也反应在数据上,2022年温岭泵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4.25%,近三年研发经费平均增速11.3%,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97个,年均增速31.3%。

  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湘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新材料、永磁电机、智能控制是公司泵业下一步发展重点。“从技术角度看,泵的转型升级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主要在高效节能、智能控制、环保低噪等方面。”近年来,利欧在永磁电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AI智慧售后服务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这些技术使得产品效率超过了IE5,解决了不同使用环境和情况下操作和监控的便捷性以及异常情况下泵的自动保护,也使得售后服务更加快速、便捷和智能化。

  在许敏田看来,温岭泵与电机产业从2010年开始后就进入了重视品牌、规模和技术投入的时代,“这十几年来科研投入不断加大,已经进入良性发展。”

  许敏田告诉记者,如今,中国水泵的性价比、竞争力最好,但是品牌和质量还没有达到第一层次的水平,“以新界为例,当前重要的是加大科技的投入、技术研发的投入。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控制系统、产品结构、机械密封等,目的都是提高泵的可靠性和效率。”

  传统产业坚实的基础像沃土,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经常会衍生出细分领域。太阳能水泵就是其中一种。而新产品、细分赛道一般也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陈剑利就是这样进入泵与电机行业的。在此之前,他做过汽车配件工厂外贸工作、创业办过电焊机厂。2015年进入泵与电机行业的时候,行业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但也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的局面,再进入传统赛道已经不现实,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一次与大学同学交流的过程让陈剑利发现了把太阳能应用到水泵行业的商机,“它符合当下节能环保的要求,使用场景也很明确——没有市电、光照充足的欠发达地区,免维护、免看护,有太阳就能抽水。”

  早期的困难并不少,由于产业相对较新,找不到合适的电机工程师,客户对产品认可度也不够。“没有专业的工程师,我们就自己摸索,去高校里去沟通,请专业的老师帮忙改进、设计。客户不认可,我们就在自己家后门打水井,现场演示水泵的抽水能力。”陈剑利说。

  陈剑利在早期的产品迭代中并不急于求成,他对客户实行“以旧换新”办法——客户购买产品后,如果不满意,可以一直更换到满意为止。这也让他积累了一批信任他的忠实客户,陈剑利也把早年的这个过程看作公司产品成长的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也集中解决了很多问题,大概花了三年时间,公司产品开始稳定,逐渐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2020年,陆霸迎来爆发,当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而前一年,这一数值不足1000万元,随后几年,公司发展迅速,2023年销售额达1.5亿元,2024年一季度销售额增速达72%。

  陈剑利认为,陆霸的发展是“站在前辈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完善的产业链,强大的产业配套,光伏水泵细分行业不可能发展这么快。水泵里需要的叶轮、压铸件、漆包线、模具等,无一不在当地有多年的积累。”

  另外,温岭泵业的销售网络也为陆霸这些“新生代”企业带来天然的优势,“海外客户对大溪镇水泵行业的采购量是巨大的,这一体系也对我们的销售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我们现在所有的客户都是原来就在这里有采购经历的,基本上都是传统产品的一些客户。”

  如今,陆霸已经收获了一批稳定的海外客户并在不断拓展中,主要市场包括东南亚、阿富汗、巴基斯坦、非洲等。

  在温岭,新技术浪潮下升级的不止泵与电机,传统汽摩配件产业也在积极抓住新能源风口。在政府引进新能源整车厂商、零部件企业等带动下,加之过去的资源优势和配套基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势头向好,形成了较强的生产配套能力,汽车零部件涵盖变速器、齿轮、轮毂、发动机零配件等产品,与多家头部汽车厂家建立配套关系。

  迈向现代产业之城,除了做好传统产业升级,温岭同步在“从无到有”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激光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

  温岭采取产业链精准招商,通过浙江热刺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的落地,带动一批激光项目入驻。目前,温岭已逐步形成以热刺激光、天弘激光等7家龙头企业为龙头,以激光器、工业激光加工设备和医疗激光设备三大方向为主的激光产业格局。

  热刺激光董事长徐海军是温岭人,公司最早并不是诞生在温岭,吸引徐海军把在外经营多年的企业迁回温岭的原因,既有响应乡贤回归的情怀,更有温岭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商环境的吸引力。

  热刺激光2023年3月17日在温岭正式投产,今年预计所有产线都将迁到温岭,届时,除个别研发部门外,热刺激光几乎全部完成迁移。徐海军向记者强调了他不一样的看法,“很多人说温岭区位不好,但看你怎么看待,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物流,温岭的物流非常发达,托运站、运输公司价格是我见过的城市里最便宜的,便捷度能通达中国任何一个小县城。这点来说,我认为温岭的区位优势是很好的。”另一点是常被人提起的人才问题,“我们也要拆开看,温岭的线上销售人才、外贸人才,以及这么多民营企业培养了很多中层的管理人才,这些都是优势。”

  当地政府的接地气、高效让徐海军至今印象深刻。热刺刚入驻温岭时,因其光学镜片上有一种放射性物质,需要政府审批,“当地政府到工厂调研,对我们整个制造工艺流程进行深入了解,对我们的产业、对这个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放射性材料的危害了解得比较清楚,就有了对危害的底线思维,跟我们沟通也比较顺畅,政府就很有信心加快审批。以前在别处花了三年,在这里三个月就办好了。”

  徐海军告诉记者,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激光器和激光焊机,前者目前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未来,热刺将会更多发力在激光焊机上,“我希望激光焊机在未来三年内成为我们的主营收入。”这一方面来自于国内做这一产品的企业很少,热刺有一定先发优势,同时,激光焊机To C的模式决定了其量大的特点,市场会更广阔。

  徐海军对这个“新物种”非常看好,其焊接速度大约是传统焊机的7倍,同时,焊接精度、焊缝质量更加稳定,更重要的是激光焊机操作不需要电焊证、几乎没有门槛,“差不多才4个月,我就招到400多家代理,市场对这个产品还是认可的。”

  热刺激光的“落地生根”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比如光刻技术、芯片、光学冷加工、光学镀膜等,热刺给当地产业注入很多新鲜的工种,为产业下次升级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特殊工种的人才队伍。

  温岭市投资促进中心分管副主任告诉记者,产业链招商是温岭招商的一大亮点,温岭创新开展“十链招商”,围绕温岭“两城两湖”战略规划,结合温岭产业特色,谋划了风光电及储能、新能源电车、半导体及等十条重点产业链,每条产业链由市领导任“链长”,做深做实“链长+链主+链创”三链协同机制,实行“十个一”工作模式,深度分析产业链,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精准谋划产业链招商图谱,实现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结合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推动经济新增长。

  如今温岭正深入实施的“两湖两城”战略,即以九龙湖为中心,推进中心城区、泽国、大溪“大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品质新城;以龙门湖为纽带,向海图强,推动经济开发区、松门、石塘一体化发展,建设滨海新城。东部滨海新城具有“地广”优势,重点发展产业功能。

  温岭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解决温岭发展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问题,根本之道在于‘拥湖向海’发展,把‘湖’的文章、‘海’的文章做好做足,做大做强湖区经济、海洋经济、创新经济,才能推动温岭城市发展从‘山城时代’迈向‘滨海时代’。”

  温岭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创新突破年、项目攻坚年、双招双引年、品质提升年“四年”行动,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提速、产业提效、城市提能,加速“向海图强”扬帆远航、“两城两湖”精彩蝶变。

  今年是温岭“工业强市向2000亿奋进”关键之年,在“两城两湖”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下,温岭现代产业之城的实现值得期待。

其他产品
cache
Processed in 0.00793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