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北京,已有阵阵寒意,在人民大会堂2020年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望着眼前的五星红旗,中建二局三公司华南分公司王佳庆攥紧双手,面庞坚毅,平和中透着精干。此刻,他凭着13年来那份坐薪悬胆、孜孜不倦,坚守与执着诠释出的不改初心,荣获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
2008年,从哈尔滨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王佳庆,背起行囊踏上了路途,跨越3500公里,来到深圳入职。13年来,他从基层质检员、工程部科员、办公室主任、项目、总工程师、物资部经理……到中建二局三公司华南分公司副总经理,一路踏踏实实走来,他已成为深谙企业管理、熟悉精通各项业务的行家里手。
2014年,王佳庆承担的深业物流中心大厦项目,使他成为公司承建超300米建筑第一人,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这座位于深圳罗湖笋岗片区的超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塔楼最高318米,即使在大厦林立的深圳,也足以跻身前十名。但当时,公司却没有一支成熟的300米以上超高层施工团队。
“既然都没经验,那为什么不给年轻人机会”,一番斟酌后,公司领导大胆任命年仅30岁的王佳庆为该项目常务副经理,组建了一支由20多名年轻人为班底的全新团队,来啃这块“硬骨头”。
作为项目电梯运营的核心筒根基巨型底板,厚度达到7.8米,混凝土浇筑量8300立方米,3天内必须完成浇筑,需要850多台搅拌车时刻不停地浇筑。这是王佳庆团队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为了保证浇筑连续性,王佳庆主动制定了《核心筒基础层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车辆进场浇筑位置在哪里?浇筑完了怎么离场?工地外面准备的车辆有多少合适?如果出现拥堵如何补救?泵管堵住了怎么办?都在方案中详细落实,并逐一交代给了每个环节管理人员,甚至连16分钟浇筑一车的时间节点,都清晰地标注出来。3天连续浇筑中,王佳庆除了少量睡觉外,寸步不离浇筑现场,最终确保底板浇筑顺利完成。
2016年12月30日,318米的宝能深业物流中心项目荣耀封顶,并荣获钢结构金奖等多个全国大奖。此后,王佳庆陆续承接了220米的金利通金融中心和180米的中州滨海商业中心,继续在“云端”筑梦。
“优秀工程师要善于突破现有条件限制,发挥集体力量,创新思维,针对性地解决现场问题,才能做出高质量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出身的王佳庆深知什么叫群策群力。2015年1月1日,王佳庆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智慧成为工作室致胜王道。
2014年入职的郭朋朋,如今已经成为全面掌控生产管理专家。而让他能快速成长的就是王佳庆的启迪式培养。
深业大厦建设过程中,王佳庆带领团队全力攻克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两种不同模板加固工法,但如何结合才能避免加固不牢、出现漏浆研究一度陷入困境,当时,还是新员工的郭朋朋,在工地现场看到工人施工工序突发奇想,向王佳庆建议,能否将木模板加固螺栓技术用在铝模板上,增强铝模板固定强度不足的问题,王佳庆同工作室成员一起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最终采用了郭朋朋建议,并优化研究出《超高层核心筒爬模与铝模结合部位施工工法》,使不同模板结合部位混凝土外观质量显著提升。该成果也获得中国建筑2016年QC成果一等奖。
善于用人、敢于用人是王佳庆的特点,他说:“当时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7岁,谁也别说谁业务水平更高,我的原则就是广开言路,在业务交流中实现自我提升,而不是搞一言堂的长官意志。”
那时,工作室安全、质量、技术、管理4个小组,每半个月召开一次课题讨论会,结合项目实际提出自己优化方案和可行性研究,与其说是开会,更不如说像是一群创业者的“头脑风暴”,只要被工作室最终采用,建议人都会获得不同的奖励。良性互动氛围让工作室成员迅速提升了业务技能。
数年来,工作室结合自身成果,在专利申请和论文撰写等方面对其他项目进行了100余场培训,培训人员达4000余人次。工作室共培养了1名省级劳模,2名市级劳模、1名高级工程师、6名中级工程师、4名项目技术总工及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让分公司总工程师黄勇记忆深刻的便是王佳庆的总结提炼能力,其中总结的施工方案已成为分公司施工管理的核心优势。
深业大厦虽然属于标准层施工,但当时团队并没有太多经验丰富的人。面对工期节点压力,王佳庆思考总结出了一套《超高层核心筒标准层施工工期节点计划》。节点计划明确了每一层的施工计划安排,其中细化了钢筋、模板、混凝土不同工艺的作业时间、人数、质量要求等内容,甚至不同工序之间的穿插和人员组织安排,以至奖惩措施都清晰明了地计算出来。“拿着这份方案,只要是懂工程的人,哪怕是刚入职的毕业生,只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执行,也能实现4.5天/层的施工速度。”黄勇说。
在王佳庆的带领下,以工作室为载体,团队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8项,9项施工技术创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4项研究成果服务于生产,累计创效1千多万元。
2017年底,王佳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作为广东省总工会六家参展代表之一,参加了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向与会者展示了建筑工地上的“黑科技”——“互联网+”智慧工地,其过硬的VR应用被评价是“每看一次都是拯救了一条生命。”
12年的华南市场打拼,如今的王佳庆已经成为广东省建筑业知名人士,这让他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作为国家“大湾区”战略的核心城市,深圳和广东乃至周边省份的建筑市场,将成为王佳庆未来奋斗的区域,虽然市场变化多端,但这个东北汉子将继续扎根华南市场,用自己的“初心”为企业发展努力下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温源通讯员闻江何志滢)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